为促进光电子与微电子领域的技术交流、人才交流与产业链合作,展示前沿光子学、先进光电材料/设备/工艺和器件及其在光通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光电传感、光电显示、光存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科大-华为光子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大会暨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将于2021年5月在深圳举办。
本届盛会设有三大专题研讨会、3D显示高峰论坛和光电智感青年论坛,规模近五百人。组委会力邀100余位学术界、工业界领军专家出席并做精彩报告,旨在发掘重要原创成果,瞄准重大技术问题,向企业、科研人员、老师学生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和前沿信息。
大会报告:
	-  范国滨 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宁存政(清华大学)-光电子集成的重大基础挑战及机遇
 
	- 韦齐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子取向的光刻技术及平面光学元器件的精密制造
 
	- Dries Van Thourhout(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 IMEC)-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of novel materials on Si and SiN photonic ICs
 
	- Aydogan Ozca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iffractive Optical Networks Designed by Deep Learning
 
专题1.前沿光子学:包括光场调控、超分辨成像、超快光学、智能光子学、计算光学、微纳光学的新机理和新方法。
主席: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汪国平(深圳大学)
共主席:陈宏伟(清华大学)、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孙云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委员:程亚(华东师范大学)、桂丽丽(北京邮电大学)、桑新柱(北京邮电大学)、司徒国海(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席鹏(北京大学)、薛晓晓(清华大学)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陈良怡(北京大学)-荧光-无标记双模态超分辨率成像以及深度学习分析
 
	-  陈树琪(南开大学)-待定
 
	-  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待定
 
	- 甘雪涛(西北工业大学)-低阈值单模纳米线激光器
 
	-  郭忠义(合肥工业大学)-待定
 
	- 金欣(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无先验散射估计与重建研究
 
	- 匡翠方(浙江大学)-基于光场多参量调控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
 
	- 李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深度学习超分辨活细胞显微成像技术
 
	- 刘晓平(上海科技大学)-可重构硅基片上神经网络
 
	- 王中阳(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基于量子关联成像的高速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研究
 
	- 奚磊(南方科技大学)-光声层析成像、光声显微成像
 
	-  肖晓晟(北京邮电大学)-时空锁模激光器研究进展
 
	- 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类脑计算与光脉冲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余孝军(西北工业大学)-微光学相干层析成像(Micro-OCT)技术及检测应用
 
	- 郑国兴(武汉大学)-共振型超构表面材料及新型微纳光学器件研究
 
	- 郑炜(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近红外二区荧光拓展光学成像能力
 
	- Razvan Stoian(法国圣太田大学)-Nanostructuring of materials for photonics with designer ultrafast laser pulse
 
	- Yves Bellouard(瑞士EPFL)-Towards three-dimensional ultrafast laser-written composites in bulk transparent material
 
专题2.先进光电材料/设备/工艺和器件:包括硅基、碳基、宽禁带半导体、铌酸锂、二维、超构、有机、柔性、混合集成、异质集成光电材料和器件,微纳加工工艺及设备等。
主席:李晋闽(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韦亚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张新亮(华中科技大学)
共主席:戴道锌(浙江大学)、胡伟达(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夏金松(华中科技大学)
委员:胡松(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李艳秋(北京理工大学)、谢常青(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刘斌(南京大学)、刘举庆(南京工业大学)、汪炼成(中南大学)、闫建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苗金水(中科院上海计物所)、张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文静(深圳大学)、郑纪元(清华大学)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程增光(复旦大学)-基于硫系相变材料的光子存储与光子计算
 
	- 戴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碳基超快光电子学
 
	-  胡鹏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Development of Ultra-precision Displacement Measuring  Laser interferometry a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胡又凡(北京大学)-碳基柔性电子技术与集成智能传感
 
	- 冀然(青岛天仁微纳科技)-微纳光学器件生产中纳米压印产业化应用
 
	- 李峰(西安交通大学)-基于光学微腔和各向异性发光体的自旋光子学器件
 
	-  李蒙蒙(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单分子层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及集成电路
 
	- 李文昊(中科院长光所)-大面积高精度衍射光栅研制
 
	- 李晓航(沙特KAUST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器件
 
	- 刘斌(南京大学)-量子点集成的氮化镓基Micro-LED芯片研究进展
 
	- 苗金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仿生红外光电探测器
 
	- 沈逸江(广东工业大学)-隐式主动轮廓模型在反演光刻中的应用
 
	- 孙东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纳米碳基电子器件
 
	- 孙晓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待定
 
	- 汪莱(清华大学)-量子点材料及发光器件
 
	- 汪炼成(中南大学)-具有高通信速率的填充量子点和金属颗粒的纳米孔白光GaN基LED研究
 
	- 吴晓斌(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极紫外掩模检测技术进展
 
	- 伍强(待定)-先进逻辑集成电路光刻工艺里的仿真计算和建模
 
	-  闫建昌(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公司)-氮化物半导体深紫外发光材料和器件
 
	- 杨学林(北京大学)-面向高功率电子器件用Si基GaN材料外延生长及其光电特性
 
	-  叶镭(华中科技大学)-新型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及成像研究
 
	- 赵德刚(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GaN基材料与激光器
 
	- 周家东(北京理工大学)-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质
 
	-  朱金龙(华中科技大学)-面向亚20纳米物体可视化传感的反对称探测技术
 
	-  朱小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忆阻型神经形态材料与器件
 
	- Deep Jariwala(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trong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in atomically-thin materials and heterostructures
 
专题3.工程应用:
3.1 光存储应用(光电调制器件、高速光电转换器件、光敏感材料、光学系统集成)
主席:谭小地(福建师范大学)、谢长生(华中科技大学)
委员:郭金鑫(北京工业大学)、Hideyoshi Horimai(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Fujimura Ryushi(日本宇都宫大学)、John Sheridan(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黄志云(福建师范大学)-正交偏光全息的再现性质
 
	- 李向平(暨南大学)-超分辨磁光存储技术
 
	- 李雄(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待定
 
	- 文静(上海理工大学)-光存储技术及无衍射光束在其中的应用
 
	- 吴天敏(福建师范大学)-二维纳米材料在偏光全息存储材料中的应用
 
	- 张静宇(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玻璃的多维度光存储技术最新进展
 
	- Tsutomu Shimura(日本东京大学)-待定
 
	- Osamu Matoba(日本神户大学)-Optical three-dimensional live cell imaging techniques
 
3.2 生物医疗应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微器件和微系统、生物医学治疗学等)
主席:汪联辉(南京邮电大学)、孙小卫(南方科技大学)
委员:黄岭(南京工业大学)、黄鹏(深圳大学)、王强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刘刚(厦门大学)-光学分子影像探针设计、制备及临床转化研究
 
	- 黄岭(南京工业大学)-钪基纳米发光材料
 
	- 黄鹏(深圳大学)-分子影像指导的精准肿瘤光疗研究
 
	- 吴长锋(南方科技大学)-待定
 
	- 晁洁(南京邮电大学)-DNA自组装与生物传感
 
	- 王强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眼见为实的近红外II区活体影像技术--助力精准医学
 
	- 王瑞兵(澳门大学)-超分子细胞搭便车式靶向药物递送与生物成像
 
3.3光通信应用(光互连、光交换、光传输、光网络等)
主席:张杰(北京邮电大学)、沈纲祥(苏州大学)
委员:吕建新(烽火通信)、唐明(华中科技大学)、张佩华(中兴通讯)、于振明(北京邮电大学)、董宇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揭水平(中天科技)-待定
 
	- 匡立伟(烽火通信)-光网络能力开放和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 李允博(中国移动研究院)-光通信应用基础研究探讨
 
	- 刘宁(苏州大学)-光通信里的直调直检技术
 
	- 汤宁峰 (中兴通讯)-Co- Packaged- Optics 推进网络设备的演进
 
	- 王光全 (中国联通研究院)-构建全光底座,助力数字化转型
 
	- 赵永利(北京邮电大学)-强弱光协同光子网络智能调控机理
 
	- 诸葛群碧(上海交通大学)-数字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整形和补偿算法
 
	- 待定(华为)
 
	- Yi Cai(中兴美研所)-High-Dimensional Modulation and Nonbinary FEC for Short-Reach Applications
 
	- Massimo Tornatore(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Transfer Learning for Failure Identifica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4. 3D显示高峰论坛:包括裸眼3D显示、助视3D显示、3D图像获取、3D图像处理与传输、3D显示器性能表征与测量、3D显示标准、3D显示应用等。
主席:桑新柱(北京邮电大学)、王琼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委员:顾开宇(宁波维真显示)、李海峰(浙江大学)、乔文(苏州大学)、谈宝林(深圳英伦科技)
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 邓欢(四川大学)-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及增强现实应用
 
	- 黄玲玲(北京理工大学)-超表面动态全息显示
 
	- 李海峰(浙江大学)-高分辨光场桌面三维显示
 
	- 廖洪恩(清华大学)-立体显示与空间交互的技术发展与医学应用
 
	- 马思伟(北京大学)-待定
 
	- 乔文(苏州大学)-基于衍射光学的向量光场3D显示技术
 
	- 秦宗(中山大学)-集成成像光场显示中人眼调节响应的多重漂移机制
 
	- 谈宝林(英伦科技)-待定
 
	- 杨亚军(深圳立体通)-人工智能与裸眼3D显示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 于迅博(北京邮电大学)-光场显示的显示质量优化
 
	- 赵天奇(十二维度)-人工智能3D内容制作技术与应用
 
	- 周建英(中山大学)-裸眼虚拟诊疗与主动健康
 
	- 左超(南京理工大学)-Deep learning enabled 3D imaging using fringe projection profilometry
 
四、同期活动:
光电智感青年论坛
3D显示圆桌讨论会
光电子企业展桌展示
优秀论文评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