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2-10 |
专题2.10 大气活性氮来源演化和环境效应@专题2.10 大气活性氮来源演化和环境效应2025年04月19日 13:30~18: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三层第四会议室 会议主席:刘子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持:刘子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霖/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佟胜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葛宝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时刻表 V3 发布时间:2025-04-14 10:08:29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13:30 | 13:50 | 20 | 578 |
大气活性氮来源、演化和环境效应牟玉静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3:50 | 14:05 | 15 | 580 |
气溶胶组成变化驱动北京大气中亚硝酸非均相生成动力学的变化刘永春 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
14:05 | 14:20 | 15 | 565 |
农田土壤HONO排放监测与过程研究吴电明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
14:20 | 14:35 | 15 | 585 |
热带岛屿大气中HONO的氮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罗笠 教授/海南大学
|
14:35 | 14:50 | 15 | 562 |
亚硝酸盐光解驱动酚类化合物液相转化机制及毒性研究李杏茹 教授/首都师范大学
|
14:50 | 15:00 | 10 | 560 |
典型自然源HONO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李睿 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
|
15:00 | 15:10 | 10 | 573 |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气HONO来源及形成解析宗政 研究员/山东大学
|
15:10 | 15:20 | 10 | 549 |
气态亚硝酸来源机制及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张文倩 讲师/中央民族大学
|
15:20 | 15:30 | 10 | 548 |
重要且被忽视的HONO来源:硝基苯酚的液相光氧化过程杨望巾 讲师/东北大学
|
15:30 | 16:00 | 30 | 茶歇 | |
16:00 | 16:15 | 15 | 559 |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沿海地区有机胺的形成机制及环境影响周杨 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
16:15 | 16:30 | 15 | 575 |
自由基化学视角下活性氮来源转化过程对我国典型超大城市大气氧化性影响研究谭照峰 研究员/北京大学
|
16:30 | 16:45 | 15 | 547 |
基于自研仪器探究我国大气PAN光化学污染现状及成因张根 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研究所
|
16:45 | 16:55 | 10 | 574 |
中国沿海城市台风登陆过程引发的氮湿沉降张颖 高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16:55 | 17:05 | 10 | 577 |
观测与模式结合研究N2O5非均相水解在北京夏季硝酸盐形成中的作用周维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17:05 | 17:15 | 10 | 557 |
基于三通道热解腔衰荡光谱系统同步测量大气过氧硝酸酯(PNs)、烷基硝酸酯(ANs )和 NO2林川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7:15 | 17:25 | 10 | 566 |
两种新HONO潜在来源对于提升华北地区夏季臭氧及细颗粒物模拟性能的评估赵晓希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17:25 | 17:35 | 10 | 563 |
氨协同非均相反应驱动晨间HONO生成与高空氧化层强化对华北二次污染的放大效应王洁琦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
17:35 | 17:45 | 10 | 558 |
氨气和异戊二烯Criegee中间体反应:生成有机胺并抑制二次有机气溶胶李晓颖 学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