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创新对缓解城乡收入失衡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编号: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10-03 17:50:22 浏览:2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尚未明确。基于2008—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探究农业技术创新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化特征,借助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农业技术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集聚特征,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农业技术创新的集聚特征不显著,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两者空间格局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②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显著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且存在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促进作用,发明专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高于实用新型专利。③农业技术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农业技术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影响强于下游地区,而对中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构建跨区域农业技术共享平台、深化农业创新要素的立体化流动、协调各要素共同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等是发挥农业技术创新收入调节功能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空间杜宾模型;长江经济带
报告人
秋娜 王
研究生 浙江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秋娜 王 浙江师范大学
上岗 尹 浙江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7日

    2025

    10月19日

    2025

  • 10月19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地理学会
金华市科协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