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空间分异及归因分析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编号: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10-03 17:53:20 浏览:2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球性议题。为客观衡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情况,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为研究区,从经济、资源、社会的投入产出等方面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时空格局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整合随机森林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线总体效率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型区之间集聚分布的态势增强,整体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其效率的空间正相关性呈上升趋势,局部空间集聚主要呈现“高-高”或 “低-低”的聚集形式。不同年份间各因子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水平变化的解释力均存在动态变化,且各因素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后,平均解释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重要性排序前三的工业发展水平、城镇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均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且不同年份间同一影响因子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关系不尽相同。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区域差异化和科学化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超效率SBM模型,地理探测器,随机森林,长江经济带
报告人
卓盈 陈
学生 浙江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卓盈 陈 浙江师范大学
上岗 尹 浙江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7日

    2025

    10月19日

    2025

  • 10月19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地理学会
金华市科协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