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下森林冠层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编号: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10-10 16:23:57 浏览: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气候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以能够表征实际光合作用的特点,被视为光合作用的直接指示信号,已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光合过程研究。然而,复杂地形条件下辐射再分布、植被结构异质性及观测几何变化,给山地区域SIF的精确监测与模拟带来了挑战。本研究依托王朗山地遥感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针对典型亚高山森林植被开展塔基荧光连续观测。结合高时间分辨率的SIF观测数据和同步微气象数据,分析了山地森林冠层SIF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辐射、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地形因子的SCOPE改进模型。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对荧光的捕捉上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有效减弱了原始SCOPE模型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系统性低估。本研究为复杂地形区域SIF的精确模拟与山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监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框架,对深入理解山地森林光合作用过程及其气候响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山地,塔基观测,SCOPE
报告人
思源 李
学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思源 李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金虎 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7日

    2025

    10月19日

    2025

  • 10月19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地理学会
金华市科协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