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云雾多发地区30米逐日全天候地表温度重建
编号: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10-11 21:56:23 浏览: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作为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地表温度(LST)在多种地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山地区域,复杂的地形条件与频繁的云覆盖对具有更高时空分辨率的LST产品提出了更高需求。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云下LST重建或降尺度两个独立问题提出了多种方法,以缓解热红外观测中云遮挡和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限制。然而,这些方法多数仅聚焦单一问题,难以有效应对山地云雾频发与分辨率不足并存的复杂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年温度循环模型(ATC)的约束重建方法,可同时实现云下LST重建与降尺度。该方法分别利用极端梯度提升回归(XGBoost),建立地表参数与ATC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地表参数与由ATC模型拟合过程中得到的残差项之间的关系。为确保建模样本的空间代表性,晴空像元通过基于空间邻近度的动态窗口逐步选取。随后,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于高分辨率地表参数数据,以生成30 m分辨率的全天候逐日LST产品。该方法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进行验证,所得30 m日尺度全天候LST与地面实测温度对比的RMSE为3.76 K,显著优于传统“重建–降尺度”两步法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复杂地形区域具备更高的精度与适用性。
 
关键词
地表温度,热红外,降尺度
报告人
俊力 赵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俊力 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伟 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7日

    2025

    10月19日

    2025

  • 10月19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省地理学会
金华市科协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